外媒聚焦首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:特朗普让东南亚更向中国靠拢

来源: 汤念祖问答网
2025-05-28 17:09:31

外媒聚焦首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:特朗普让东南亚更向中国靠拢

【文/观察者网 熊超然】"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,东盟向中国和海湾国家靠拢,首次三方峰会或将启动贸易和投资特别工作组。"

5月27日,《日经亚洲》报道称,在当天举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方峰会(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)上,东南亚将寻求加强与中国和海湾国家的贸易关系,旨在加强经济合作,以应对特朗普加征的关税。《日经亚洲》披露,根据其看到的一份声明草案,东盟、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(海合会,GCC)或将同意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,以促进更紧密的经济合作。

声明草案要求各方加强贸易和投资,优先考虑与中国"一带一路"倡议密切相关的大规模基础设施、物流和供应链发展领域。三方还将在先进核反应堆、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和项目合作。

分析人士指出,美国的保护主义正重塑全球贸易关系,加速中国转向东南亚地区,并促使东盟加倍努力寻找其他合作伙伴。一名前马来西亚外交官认为,此次峰会反映了更广泛的全球格局调整,表明美国在资金流动和机构影响力方面的主导地位正逐渐减弱,而中国的贸易影响力继续扩大,海合会在亚洲也正建立持久的经济联系。

对于长期和中美两国都有接触的东盟,美联社和法新社这样的西方媒体颇为在意其"倾向性"。美联社援引一名分析人士称,"东盟被认为明显倾向中国";法新社援引的专家观点则认为,鉴于与美国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,东盟成员国正在寻求多元化。

而作为另一方观察者,印度媒体《经济时报》(The Economic Times)的观点在其报道标题中反映地更为直接--"再见华盛顿,你好北京;东盟转向中国,团结对抗美国关税"。报道认为,面对美国释放出的威胁和不确定性,东盟正转变策略--从被动外交转向主动战略行动。

当地时间5月27日,马来西亚吉隆坡,第二届东盟-海合会峰会后,领导人们合影留念。 视觉中国

里程碑!三方首次正式"同框"

当地时间5月26日,第46届东盟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幕。今年峰会的主题为"包容性和可持续性",将聚焦加强区域一体化和提升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。

当天,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还在吉隆坡为第二届东盟-海合会峰会致开幕词,他表示,加强东盟与海合会的关系将是加强区域间合作、增强韧性和确保可持续繁荣的关键。"我认为,东盟和海合会的伙伴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,因为我们要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形势,其特点是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挑战。"

海合会轮值主席国科威特王储萨巴赫表示,东盟-海合会这一伙伴关系至关重要。两大区域经济体量庞大,人口众多,通过全球最重要的一些海上和贸易航线紧密相连。双方合作极富地缘政治内涵和战略意义,直接影响地区稳定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。

马来西亚是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,其他东盟成员国包括泰国、新加坡、菲律宾、印尼、文莱、越南、老挝、缅甸、柬埔寨。而海合会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安全组织,成员国则包括沙特阿拉伯、阿联酋、卡塔尔、科威特、阿曼和巴林。

当地时间5月27日下午,首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在吉隆坡召开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,此次三方首次正式"同框",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全新阶段,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。

安瓦尔指出,东盟、中国与海合会总人口超21亿,经济总量接近25万亿美元,合作前景广阔。他特别赞赏中国在地区发展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,强调中国长期以来是东盟可靠的合作伙伴,双方在互联互通、技术、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为区域繁荣作出重要贡献。

他呼吁各方携手推动更高水平的合作,支持多边主义和包容性增长,构建和平、稳定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。他表示,此次峰会不仅是三方互信的体现,也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了共赢合作的新典范。

当地时间5月27日下午,首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在吉隆坡召开。 央视新闻

专家:此次三方峰会,反映了全球格局调整

《日经亚洲》、美联社提到,自特朗普于今年4月初抛出所谓"对等关税"以来,东盟成员国遭受了重大打击,其中柬埔寨受到的打击最大,所承受的关税税率为49%,其次是老挝(48%)和越南(46%)。尽管美方此后给予为期90天的"缓征期",但随着对美贸易顺差迅速扩大,东盟正成为特朗普的"关税箭靶"。

首届东盟-海合会峰会于2023年10月20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。峰会通过《东盟-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》,为双方伙伴关系的提升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。如今,东盟又欢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加入讨论,首次举行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,这表明东盟越来越希望扩大与美国以外的贸易关系。

《日经亚洲》称,在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后,依赖出口的东盟正寻求对冲美国的风险,除了依靠和中国已建立的贸易渠道,还希望仰仗海湾国家的雄厚财力,这些中东地区国家与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穆斯林占多数的东南亚国家有着长期联系。

前马来西亚外交官、外交政策分析人士伊兰戈·卡鲁班南(Ilango Karuppannan)说,首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反映了更广泛的全球格局调整,虽然美国在资金流动和机构影响力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,但其主导地位正逐渐减弱。

"中国的贸易影响力继续扩大,而海合会拥有主权财富基金和战略能源出口,正在亚洲地区建立持久的经济联系,"卡鲁班南补充说,东盟在寻求美国投资的同时,也必须在全球供应链中保持开放和灵活,真正的挑战在于把握这种平衡,避免陷入"非此即彼"的选边困境。

东盟战略走向何处?外媒紧盯

法新社称,东盟作为一个整体,长期以来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。"东盟传统上一直充当美国和中国等大型经济体之间的'中间人'角色,"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说:"鉴于与美国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,东盟成员国正在寻求多元化。"

他指出,促进同海湾地区和中国之间的交流是这种"多元化"的一个方面,马来西亚是目前的东盟轮值主席国,主持召开了第46届东盟峰会,是这项倡议的主要推动力。

美联社也提到,安瓦尔上周曾表示,海合会已经与美国建立了牢固的联系,并"也希望和中国靠近"。同时,东盟一直保持"中立政策",同中国和美国都保持着接触。

不过,报道援引马来亚大学(University of Malaya)外交事务、战略和安全分析师柯林斯的观点称,"东盟被认为明显倾向中国"。他认为,尽管依赖美国防务支持,但东盟却正深化与中国等美国战略对手的依存关系与合作。

当地时间4月2日,美国白宫,特朗普手持一份关于外贸壁垒的报告发表讲话。 视觉中国

而印媒《经济时报》在关注此事时,报道标题直接写道--"再见华盛顿,你好北京;东盟转向中国,团结对抗美国关税"。报道认为,鉴于东盟对美出口目前面临威胁,且未来与美国的关系充满不确定性,东盟正转变策略--从被动外交转向主动战略行动。

《日经亚洲》介绍称,近年来,东盟与中国和海合会的贸易往来稳步增长,到2024年,贸易总额突破9000亿美元,几乎是东盟-美国4530亿美元贸易额的两倍。自特朗普2017年首次执政以来,东盟与中国和海合会的贸易额累计增长3750亿美元,显著超过同期对美贸易2200亿美元的增幅。同时,东盟、中国和海合会三方的GDP占世界总量的20%以上,是一个拥有21.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。

报道注意到,近期,中方和东盟成员国往来密切,同马来西亚、越南和柬埔寨签署多项经贸合作成果文件。据印尼安塔拉通讯社报道,当地时间5月24日晚间,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出席在雅加达举行的中国-印尼工商界晚宴并发表讲话。普拉博沃称赞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中国家,始终致力于反对压迫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,他希望继续与中国加强在各个战略领域的关系。

5月22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表示,东盟和海合会国家都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,也是共建"一带一路"重要合作伙伴。中方支持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倡议举办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。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背景下,三方共商团结合作、发展繁荣大计,促进跨区域互利合作,具有重要意义。中方期待同东盟、海合会国家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,实现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,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,捍卫全球南方共同利益。

发布于:上思县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用户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©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